目前,澳大利亚、美国炼焦煤价格已跌至成本线,企业出现亏损,有的企业开始裁员减产。
格局变化或超预期起因,源于技术改变市场。而另一方面,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及美国能源结构调整影响,国际市场上的煤炭正源源不断地低价出口到中国。

热在中伏,冷在三九,近日全国多地拉响高温橙色预警。以京津冀等城市群为例,该地区将逐步实现煤炭消费零增长甚至负增长,并被要求调整偏重的产业结构。近日有消息称,中国正加大环境整治力度,计划出台《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》,预计煤改气将是重点措施之一。以山西为例,上半年约半数煤炭企业亏损,一成企业停产,部分企业为控制成本,开始降薪裁员。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,煤炭行业正步入寒冷刺骨的三九严冬。
全球最大的私有煤炭生产商皮博迪能源集团近日也声称,将会在澳大利亚削减约170个职位。今年上半年,中国净进口煤炭1.54亿吨,目前仍势头不减,预计全年将达到3.9亿吨,比去年增长3成。这几个省的核定生产能力之和占全国的57.3%.山西省作为我国的产煤大省,其炼焦煤的核定生产能力接近全国核定生产能力的三分之一,其生产的煤种主要以焦煤为主,比例达到36.4%;其次为气煤和瘦煤,肥煤和气肥煤的核定生产能力都相对较小。
在我国炼焦原煤产量中,以焦煤、气煤、1/3焦煤和气肥煤产量较多,肥煤、贫瘦煤和瘦煤的产量较少。其中华北地区焦炭产量占全国60%左右,山西、河北和山东三省焦炭产量占全国焦炭总产能的四成以上。因此,钢铁行业和焦炭行业景气状况是影响炼焦煤需求的重要因素,焦煤作为炼焦配煤的主焦煤,其需求与钢铁行业和焦炭行业息息相关。伴随钢铁行业快速增长,国内市场对炼焦煤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
受此影响,国内动力煤市场供大于求形势依然严峻,市场悲观气氛浓厚,短期内煤炭需求缺乏利好提振,预计后期陕西动力煤市场仍将持续弱势运行,煤价将窄幅调整。在去库存过程仍缓慢情况下,下游需求持续疲软,煤价难有反弹机会。

煤企动态:当前陕西动力煤价格出现维稳趋势,主要归因于陕西煤企减产限产数量较多,受煤炭成本制约,挺价意愿较强,但想要扭转市场颓势,仍需进一步收缩煤炭供应量。陕西动力煤市场并没有因中小煤矿停产限产,以及夏季用电高峰等利好支撑出现回暖迹象。六大电厂日均耗煤环比下降1.1万吨/日至77.72万吨/日,降幅1.4%,可用天数为19.5天。当前工业经济持续不振,下游采购煤炭积极性本来就不高,煤价下跌趋势下,煤炭采购的观望情绪加重,补仓意愿更不强,后市仍不乐观。
目前处于夏季用煤高峰期,电厂库存依然处于高位,电厂采购意愿不强。同时,国内煤炭库存居高不下,6月末,全社会煤炭库存2.98亿吨,去库存难度大。截止到7月25日陕西重点地区报价如下:港口煤市行情:据相关数据监测,截至7月24日环渤海地区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的综合平均价格为578元/吨,与上期相比跌5元/吨,继续刷新该指数发布以来的最低价格。此外,进口煤量保持高位增长,1~6月份煤炭进口量1.58亿吨,同比增长13.3%,对国内市场影响越来越突出。
综上所述,分析认为,在宏观经济增速下滑,煤炭需求萎靡不振,再加上煤炭库存高位,进口煤大兵压境等一系列利空因素的影响下,迎峰度夏的有限利好并不能扭转国内动力煤市场的颓势,预计陕西动力煤市场短期难逃低迷,价格仍有窄幅调整空间。据相关数据显示,截止2013年7月18日,六大电厂库存环比下降32万吨至1520.85万吨,环比降幅2.09%。

陕西产煤区作为秦皇岛煤炭的三大腹源地之一,港口煤炭市场交投持续低迷,一定程度上导致陕西动力煤市场利空积聚。下游需求动态:汇丰24日公布数据显示,7月汇丰制造业PMI为47.7,较6月份终值48.2回落0.5个百分点,连续三个月处于萎缩区间,显示制造业疲弱,未来经济面临继续下行风险,短期内经济基本面对煤炭需求的拉动力度仍难有起色,动力煤市场整体仍将低迷运行。
陕西动力煤市场整体呈现弱势运行态势,煤价低位趋稳为主。7月25日秦皇岛库存739万吨,环比(7月18日697万吨)上升42万吨,涨幅为6%目前焦炭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比较严重。我国焦煤产量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,从具体的省份上看,我国炼焦煤产量主要集中在山西、河北、河南、安徽和山东等省。焦炭方面,我国是当今世界上焦炭的第一生产大国、消费大国和出口大国,焦炭产量占全球产量的一半以上,出口占全球贸易量的近六成。之后的3位分别是山东、黑龙江、安徽。
我国焦煤的生产能力最大,其次为气煤和1/3焦煤。近年国内炼焦煤消费呈增长态势,年均增幅超10%,炼焦煤国内消费占95%以上,国内炼焦煤消费主要来自钢铁行业与焦化行业。
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炼焦煤生产国和消费国,受炼焦煤市场需求拉动,近几年中国炼焦煤产量持续增长。我国炼焦煤的需求情况。
我国炼焦煤煤矿的核定生产能力8.5亿吨,其中国有重点煤矿在核定生产能力中所占的比例最大,达到44.5%;在国有重点煤矿中气煤的核定生产能力最大,所占比重为27.5%;其次为1/3焦煤和焦煤。我国焦炭生产主要集中在华北、华东和东北地区。
乡镇煤矿的炼焦煤核定生产能力在全国也占有很大的比重,达到42.4%。其中华北地区焦炭产量占全国60%左右,山西、河北和山东三省焦炭产量占全国焦炭总产能的四成以上。在我国炼焦原煤产量中,以焦煤、气煤、1/3焦煤和气肥煤产量较多,肥煤、贫瘦煤和瘦煤的产量较少。炼焦煤主要用于炼焦,进而用于钢铁行业,中国炼焦煤目前的需求增长情况主要受焦炭行业和钢铁行业的影响。
我国已探明焦煤储量661.95亿吨,占全国炼焦煤资源储量的23.61%,占整个煤炭资源储量的6%,在我国的炼焦煤资源大省中,除了山东焦煤的储量很小,其余省份中山西省的储量最大,达到358.45亿吨,约占全国储量的54.2%。这几个省的核定生产能力之和占全国的57.3%.山西省作为我国的产煤大省,其炼焦煤的核定生产能力接近全国核定生产能力的三分之一,其生产的煤种主要以焦煤为主,比例达到36.4%;其次为气煤和瘦煤,肥煤和气肥煤的核定生产能力都相对较小。
其中,山西统计产量最多,达13788万吨,河北居第二位,达10915万吨。我国焦煤原煤的供应情况。
伴随钢铁行业快速增长,国内市场对炼焦煤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。世界经济整体增长,特别是亚洲、非洲等地区经济增长拉动钢材消费需求较快增长,刺激钢铁产量快速增长,进而影响炼焦煤供求持续趋紧。
钢铁行业是焦炭消费的主要用户,钢铁行业快速发展可以增加焦炭的需求量,进而增加炼焦煤的需求量。因此,钢铁行业和焦炭行业景气状况是影响炼焦煤需求的重要因素,焦煤作为炼焦配煤的主焦煤,其需求与钢铁行业和焦炭行业息息相关。2010年,全国炼焦精煤统计产量60792万吨。此外,高炉大型化发展带来吨钢煤耗下降的同时,扩大了焦、肥煤炼焦配比及其需求总量。
2010年全国炼焦原煤产量11.14亿吨,炼焦煤精煤产量60792万吨,其中焦煤原煤产量为21885万吨,占炼焦原煤总产量的19.6%,焦煤精煤产量为10942万吨,占炼焦煤精煤的18.0%。随着近两年小焦炭企业关停力度的加大,总体产能增长有所放缓。
南方因炼焦煤资源较少,生产能力也低,主要集中在贵州、四川、重庆和滇东地区。2003-2010年期间,我国炼焦煤产量增长了87.3%,年均增长超过10%
巧合的是,去年全国煤炭市场供求关系逆转。说到转型,其实涵盖社会、经济、文化方方面面,知易行难。